
在2月21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下發一則重大指導意見攪動了整個安防界。一篇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》,提出了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,已建小區大院逐步打開的意見。這一意見的提出旨在提升小區與城市的整體融入性,解決交通路網布局以緩解交通擁堵。
在中國自古以來農本位思想的造就了駐地防守類的生存原則,筑造寨堡、城墻就成為漢民族為了保護自己安全根深蒂固的思維。
而筑造小區圍墻更是從隋唐時期就有的慣例。從唐時期建造的長安城里就有108坊,有點類似當今配套齊全的小社區,坊里圍墻四面有門,日出時開啟,日落時關門。城里有夜禁,坊外主街夜晚不能閑逛,有官兵巡邏。
坊的作用巨大,108坊就是108個小城,市民在城墻被攻破的時候可以以圍墻構筑第二防線,繼續抵御侵略者的刀火,而城市管理者可以通過封閉式小區對居住人員、流動人口以及城市夜禁安全進行有效管理,一舉多得。
所以在中國傳統的民居建設中,圍墻一直是小區建設必不可少的步驟,安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,小區幾乎涉及到安防的所有細分化領域。若“開放式小區”真正落地后,將極大的觸動人們的根深蒂固的思維理念和安全防范意識。居民安防何以實現、“開放式小區”對安防整個產業又有何影響等問題都值得我們深入挖掘。
開放式小區讓居民更加重視安防
在去年,“家庭安防”曾是一度的熱詞,但是熱度沒過多就開始下降,這跟我國現在小區封閉式有一定的關聯。由于封閉式的小區相對防護比較強,很容易讓居民就生成依賴心理,認為防護已經到位,所以大家對家庭安防的需求并不緊迫,導致家庭安防市場始終沒有火起來。若“開放式小區”真正實施,家庭安防也會相對會被重視起來,安防將從民眾看不到的臺后走到每一家每一戶臺前。家庭安防的需求將大規模爆發,這將是安防市場一個全新的大藍海市場。
對安防行業技術或有質的飛躍
事實上,現在的家庭安防市場一直是魚龍混雜,但是家庭安防這么多年過來一直沒有達到實際普及效果,主要是因為現有的家庭安防產品使用不方便,家庭安防的產品幾乎都有很多按鈕,設置非常復雜。家庭安防被重視之后,隨著居民更深度參與安防的認識、認知、和使用,家庭主動選擇安防設備的意愿加強,而不是開發商建設什么家庭安防設備,老百姓被迫用什么。此時UI設計良好、產品穩定性、性能高的安防產品將逐漸受到親賴。這將從安防行業的技術上去進行根本促進,改變行業亂狀,這也將會促使行業的技術洗牌。
至于安全隱患,還不用太擔心,因為國家在放開這小區的同時也會加強這一方面的重視,當國家重視起來的時候,隨之相對的政策以及規劃也會出臺,整個行業就會相對規范、安全很多。
促進安保服務升級
小區開放后,平安城市不僅僅局限于城市公共區域的視頻監控了,或許會變成整個城市的監控。去年九部委下發的文件中就強調,視頻監控成為城市基礎建設的一部分,明確要求將全部社會資源進行一個大連網。當視頻監控成為像燃氣管道,自來水一樣的基礎建設的話,就不是一小區為單位的建設了,或許會變成一個城市為單位的建設,隨之而來的開放式的管理:安全歸警察、供電歸供電局、水歸自來水公司,住宅物業公司的安保將被邊緣化、復雜化,從原來的園區巡邏變成每樓宇單元值守。而在現在人力成本高企的社會狀態下,雇請大量安保人員進行24小時值守顯然并不現實。這就給智能機器人管家帶來一個巨大的市場,智能機器人管家,它不僅具備自動識別住戶、開關門、人性化問候,登記來訪客人、聯系住戶,24小時值崗巡邏等一系列功能,甚至在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到一定階段,可以具備自主坐電梯幫助住戶搬運物品、解決現場困難等功能。
“開放式小區”或許將是人工智能走入人們視線的一個契機點。 |